在5月10日由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召集的“艾滋病治疗与公共卫生研讨会”上,专家表示有望在今年年底对哪种药物能真正对艾滋病有效有个明确的说法。
据介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感染初期,病毒量急剧猛升,之后在潜伏期,血液中病毒往往呈现相对稳定状态,这实际上只是病毒持续性大量复制和清除过程的动态平衡而已。事实上在此期间,病毒高速复制和清除及快速突变过程导致T淋巴细胞的快速增殖和死亡的过程一直在进行中。在此时,及早地进行药物治疗确实可以成功地抑制病毒,但残存隐藏病毒仍为感染者的最大隐患。
专家们认为,预防性疫苗才是真正的防范措施。短期间可以用卫生教育来降低流行率,但长期而言仍需预防性疫苗。然而目前虽然已有相当多的制造尝试,但都不太理想。
在目前被认为对治疗艾滋病有效的药物中,核甘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开始用药两周后效果明显,患者体内现毒数量明显下降。但1—2周后,体内的变异病毒不能被药物控制而病毒数量反跳上升。此时患者对这类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蛋白酶抑制剂被证实具有相当好的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而近年来联合运用核甘类药物和蛋白类抑制剂收到显著疗效,显示可以延迟发病和延长生命,也可以使病人延迟产耐药性。蛋白质酶抑制剂被证实具有相当好的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近年来联合运用核甘类药物和蛋白质类抑制剂收到显著疗效,显示可以延迟发病和延生生命。有一类非核甘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目前已在美国用于联合治疗。
美国专家曹韶贞教授表示,在联合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过程中,如何在患者的体内病毒下降到一定程度,停药一段时间后,病毒量仍能维持较低水平的成功例数非常低,是目前研究中关键的一环。